PCDN小白教程

0 阅读1/1/1970

pcdn是干嘛的能简单说清楚吗

利用闲置宽带挣钱;核心原理是你提供设备和网络;给附近的网民刷视频图片等缓存资源。网友本来该访问很远的地方访问现在去你家访问;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网络公司给你补贴钱;

能赚多少钱:一天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具体看宽带类型,技术实力,投资规模。

行业主流平台

名称 平台介绍 热门业务
网心云 行业头部平台。网心云盒子为主,节点之家面向x86用户。
特点是跑量高,价格低,把收益拆成各种活动,设业务奖、区域奖、质量奖等,满足一项给一项
业务保密性强,种类多,目前只了解到3种
J业务-某音;B业务-某盘;S业务-某手;
移动1000-1400;
电联1800-2200;
云端 自有平台-海点云
包含多个大代理渠道
基本涵盖市场所有业务
聚沙 自有招募+代理渠道
市场上代理最多的平台
基本涵盖市场所有业务
移动1500-2100
电联2200-3000
派享云 老牌平台,业务种类多。近几年有接入代理渠道 基本涵盖市场所有业务
移动1500-2300
电联2300-3100
博纳云 自有招募为主 主要业务zj及tx,
晚高峰计费
明赋云 专线资源比较多,可以发设备买断,合同很严格 爱某艺及某站为主
点心云 行业老玩家,原星际比特
业务有安卓手机类、ARM盒子类、x86等
混跑业务比较多
移动100M 4元
电联100M 7元
七牛云 云厂商背景,近一两年崛起。主流业务基本都有接入 某音、某手、某站、
爱某艺、自有业务等
移动1600-2200
电联2300-3000
白山云 云公司背景,买断资源多,但sla严格
跟漫心云关系密切
主要供给自有cdn业务
金山云 云公司背景。
盒子业务比较出名
供给自有业务为主

二、其他平台

其余90%的平台划到其他类。当然对比前十大巨头,在量级上可能存在差距,但是各有各的优势,比如有的业务好,有的服务好,有的价格美丽等等。简单来说:小而美,专而精

名称 平台及业务介绍
原力云 四川公司,某音、某手、某讯等
小快 厦门,据说主要做买断发机器
如果云 北京公司,主要业务某音、某手
漫心云 北京公司,接白山cdn业务,价格高
甜果云 四川公司,某讯、某音为主
星罗云 主要业务某手、某讯,价格移动1800-2000
亿点云 主要业务某手
万融云 公司在深圳,成立比较早,某音某手为主
云支点 深圳,盒子挂机类业务
甜糖科技 深圳,盒子挂机类业务
神鸟云/蘑菇云 公司在河南,目前有看到做盒子业务
云鸽节点 北京,x86业务为主
小雷 浙江,盒子业务比较出名
本电科技 业务名有意思,猕猴桃、菠萝蜜、水蜜桃等
蓝山云 深圳,盒子及x86业务
爱偲云 杭州,x86业务,据说全是美女商务
起点云 深圳,x86业务
麦旗云 四川公司,x86业务
鲸享云 河南公司,盒子及x86业务
小草云 福建公司,x86业务
金巢云 河北,盒子及x86业务
鑫贵云 贵州,x86业务
星河联盟 北京,盒子及x86业务
海点云 深圳,x86业务
闪燕云 西安,x86业务
寰云 上海,了解不多
瑞通云 山东,盒子及x86业务
青鸟云 湖北,x86业务
星松云 河南,x86业务
金牛云 南京,某站业务比较多
cos云 四川,盒子及x86业务
耀阳云 山东,x86业务
微刻云 接触不多,神秘
梨享雾 深圳,最早一批做闲置带宽挂机平台
彼度云 深圳公司,安卓挂机业务多
通达云 北京公司,盒子业务
京东云 背靠东哥,京东无线宝路由器等

CDN经验教程

不定期在交流群中解答问题,提问请先查询已有资料,例如:百度、咨询各CDN官网、各教程,避免简单问题反复解答浪费时间,提问题要具体,可查询到或不具体或语句不通顺难以理解的问题不回复

设备相关

盒子、X86

X86指CPU架构为X86的电脑、服务器、工控机、笔记本……

X86CPU包括AMD、Intel(Intel部分产品使用ARM,非X86架构)

盒子指玩客云、斐讯N1、我家云……CPU为ARM架构的设备(部分NAS的CPU属X86架构)

X86比盒子性能强(过老、低端、迷你型X86除外)可连接多硬盘,可用虚拟机,适合较大上行宽带

盒子性能弱,只能连接少量硬盘,适合较小上行宽带,以玩客云3为例,能吃满20-40M上行

建议:如上行宽带大于100M甚至更多、NAT类型优良、连接数无限制,建议用X86,因每个盒子,至少配一个硬盘,在跑满相同大带宽时,需要硬盘多,成本大,X86较划算

小上行宽带、连接数有限制、NAT类型不佳,建议用盒子或已有的X86,避免投资后无法回本

虚拟机

部分虚拟机可直接运行在主机上,例如ESXI,部分虚拟机必须运行在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上,例如Hyper-V、VMware Workstation,承载虚拟机软件的操作系统和虚拟机软件会损耗一部分性能,安装在虚拟机里的系统性能只能小于真实主机

建议:

主机跑一个业务,无其他用途,直接安装ISO

主机跑多个业务,或有其他日常用途,装虚拟机

虚拟机建议用无需底层系统的软件,例如ESXI,如必要底层系统,建议用服务器版Linux底层,例如CentOS,稳定性、性能略高于服务器版Windows且远高于个人版Windows

CPU选择

仅建议考虑两种

洋垃圾(老服务器CPU)

优点:便宜,可装多CPU

缺点:功耗大

锐龙(AMD在售锐龙CPU)

优点:功耗小,可以搭配较新内存条和其他硬件

缺点:一个主板只能安装一个CPU

建议:

使用Intel官方在售的家用CPU,性价比极差,不建议,土豪请忽视此条

买二手CPU无需担心寿命问题,CPU正常使用,几乎十几年也不会坏,损坏率极低

核心数、线程数、主频要求,各CDN官网都给出了建议,请前往官方查看

使用超线程技术CPU,频率高对CDN业务有帮助

想一直挂CDN,直到机器报废,不在意电费,或宽带大,收益远超电费,选择洋垃圾

想日常使用的同时开虚拟机挂CDN,或CDN项目灭绝后,或未来不挂CDN后自用,选择锐龙

CPU性能查询:https://www.cpubenchmark.net/cpu_list.php

硬盘选择

硬盘测速软件(免安装)

https://file.antutu.com/soft/antutu-diskmark-v1.0.0.3.exe

CDN对硬盘的需求

CDN是将文件打碎后经索引,放在硬盘里,读取时,并不是读取一个大文件,而是许多散碎文件,考验硬盘随机读取速度(每秒随机读取量)和随机读取IOPS(每秒随机读次数)

机械盘vs固态盘

机械盘

优点:不意外断电、不震动、无强磁……情况下,寿命接近无限。存满不掉速

缺点:随机读速度和随机读IOPS极低。占用CPU极大,如果CPU性能可无成本扩展,或CPU性能远超带宽所对应的官方推荐搭配CPU的性能,请忽略该提示*使用性能极差的固态盘也有可能出现该问题

运行时遇震动、断电等情况,会损坏

固态盘

优点:随机读速度和随机读IOPS较高

缺点:擦写寿命有限,存满易掉速(使用slc颗粒或使用远超标注容量的mlc、tlc、qlc颗粒模拟slc缓存的硬盘除外)

slc、mlc、tlc、qlc是四种不同类型的储存颗粒

速度、寿命、价格排行(从高到低)

slc>mlc>tlc>qlc

*排行仅适用于同代产品,例如intel产品线中,部分新tlc速度要优于老mlc

颗粒体积相同时,容量排行(从大到小)

qlc>tlc>mlc>slc

mlc、tlc、qlc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让它的速度达到slc,但对主控芯片要求高,且会损失一定的容量,例如用mlc模拟slc速度,硬盘实际容量2t,标注容量1t,牺牲1t空间,可达全容量100%模拟slc,且全程不掉回mlc的速度,损失容量越大,可模拟slc速度的容量越多,一般可以30%-50%容量达到slc就算是不错的硬盘了,主控会将正在写入或常用的数据存储在slc模拟区域,空闲时再将之前写入在slc模拟区域的内容转换为本硬盘颗粒的模式,既保证存储容量大,又能提升写入速度并让常用的数据快速提取。实际容量和标注容量相差小的硬盘,使用全盘模拟slc算法,寿命低,可能会出现达到一定容量后掉速现象

如果颗粒类型、品质、容量相同,主控就成为了硬盘性能的关键

建议:

用性能较低的盒子或X86,配合小上行宽带,可搭配机械盘或固态盘,盒子性能无法处理大量数据,对硬盘读取速度要求小,机械盘的劣势不明显,收益差距小

用性能高的X86,配合大上行宽带,务必用固态盘,因设备本身性能强,可同时处理大量数据,对硬盘随机读取速度要求大,机械盘的劣势较明显,会造成CPU索取数据时等待机械盘读取数据时间过长,占用大量CPU通道而不断开,使CPU负载大幅上升,一个固态盘随机读取IOPS可以达到机械盘十几倍,优秀固态甚至数十倍

如使用多机械盘阵列或存储服务器,则可一定程度上用数量多来弥补机械盘速度的不足,但会消耗大量CPU资源

固态盘颗粒

自有颗粒

能生产存储颗粒的厂家很少,这些厂家使用自己生产的颗粒制造硬盘。例如三星、闪迪、紫光等

第三方颗粒

通过购买上述厂家的颗粒,生产成品贴上自己的品牌名,例如金士顿、七彩虹、铭瑄等

建议:

较好的颗粒,厂家会优先提供给自家品牌使用,其他使用第三方颗粒的贴牌厂,采购的颗粒大多是白片或者黑片,建议优先购买自有颗粒的厂商,颗粒质量一般都高于第三方颗粒,部分特别高价的产品除外,比如海盗船固态使用三星较好的颗粒,就要比西数使用自家颗粒的好一些

原片、白片、黑片

原片:通过质检后,又经过筛选,挑出性能较好的颗粒

白片:通过质检的颗粒

黑片:未通过质检,但勉强能用的颗粒

原片代表厂商:三星、Intel、金士顿、西部数据、大多数英睿达、闪迪、东芝、浦科特、希捷、建兴、部分影驰……

白片代表厂商:阿斯加特、部分英睿达、光威、部分惠普、部分威刚、金百达、金盛维、海康威视、部分台电、铭瑄、ShineDisk(不是闪迪)、宇瞻、部分影驰、部分金士顿

黑片代表厂商:七彩虹、金泰克、金邦、士必得、部分台电、部分联想

以上列举的厂商未必完整,且随着时间推移,厂商产品有退步、进步的可能,仅供参考

固态硬盘接口

PCI-E、NVME、SATA、USB(转接线、硬盘盒)

以上不同接口速度有差距,可自行百度,但对于CDN,并无优劣,USB也足以满足目前最快的硬盘随机读取速度传输,接口并不是最小瓶颈,颗粒速度才是最小瓶颈,只要硬盘随机读取速度不大于USB速率,经过转接后性能无损失(极差的转接线或电脑配置极低,会有少量协议损耗),对CDN业务无影响

更快的接口厂商会搭配较快颗粒,也有例外,如台电NVME随机读取不如三星SATA或经过转接线改装的USB硬盘

单硬盘vs多硬盘

使用很大的单固态或者机械,并不能成倍提升收益,即便缓存量多,命中率高,但是同一时间被命中的缓存较多时,短时间内无法取出,如果接口充足,建议用多硬盘,总容量相等情况下,多硬盘效果一定远高于单硬盘

RAID磁盘阵列(结论经网心云确认)

阵列分为多级,商用使用RAID5,特殊情况下少量使用RAID0或RAID1或RAID0与RAID1组合, CDN需要速度快,以RAID0为例,单文件平均分割多份存入多个磁盘中,读取时多个磁盘同时提供经分割的数据合并成一个文件,硬盘数量翻倍则读写速度翻倍,CDN运行时需要读取很多散碎文件,这些散碎文件随机存放在多个硬盘中,即便没有RAID,读取时多个磁盘也都在提供不同数据,每个磁盘都不会闲置

多个磁盘缓存量、命中率相同时,磁盘阵列对性能没提升

多个磁盘缓存量、命中率其中一个不同时,磁盘阵列对性能有提升,前两者差距越大,阵列后性能提升越大(*但如果没做RAID时,缓存部署一段时间后,足够跑满宽带或多个磁盘负载全部100%,则做RAID后对性能无提升)

建议:RAID只能在极少数场景下略微提升性能,如果缓存很多且其中某些硬盘没有达到100%负载,排除调度问题后依然跑不满宽带,可做RAID,但不一定有提升,即便有提升也很有限。除此之外其他场景RAID均无法提升性能,不建议做,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做RAID0其中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所有缓存都必须丢弃重新部署

硬盘温度

机械盘比固态盘更耐热,温度升高机械盘不易掉速,但因机械盘随机读取和随机读IOPS极低,即便没有因高温掉速,速度也不会比因高温掉速的固态盘快

固态盘当中的主控芯片会因负载大而发热,反应迟钝,建议首选金属外壳的固态盘或无外壳nvme配合导热片(后者性价比较低)多硬盘堆叠请注意间距,保持风道畅通,塑料外壳固态盘如无保修防拆贴或已过保,建议拆外壳并用经绝缘处理的石墨贴包裹散热,保内有防拆贴的产品不建议拆解,会影响质保

硬盘售后

固态盘存储颗粒擦写达到一定次数,会损坏,一些先进的主控拥有全局磨损平衡算法,写入新数据时,写入到擦写次数少的位置

到达保修期前,可疯狂写入,损坏硬盘达到保修换新目的,有些硬盘在保修条例里加入了写入数量限制,这种需要在写入量快要达到的时候,做一个很小的分区,1M即可,对这个分区疯狂写入,这样不会触碰到写入限制,还可以损坏硬盘去保修,对于全局磨损平衡算法的主控,以上方法不可取,需将硬盘存入99.99……9%的数据,对剩余的0.00……1%的空间疯狂写入,也不会增加多少写入量,写入工具可使用脚本+linux自带的dd命令,win平台可用按键精灵脚本,复制粘贴删除反复(详细操作请百度)不嫌累的可手动写入

机械盘只需在读写时震动,即可损坏

硬盘推荐(部分数据来源于小雷盒子)

第一优先级:

Intel、三星(qvo除外)

第二优先级:

镁光、海康、闪迪、东芝(凯侠)、金士顿、紫光、光威弈系列、浦科特、海盗、西数、希捷、威刚、大华、英睿达

不建议(容易掉盘、掉速、坏块):

七彩虹、光威(弈系列除外)、台电、铭瑄、盈通、金泰克、阿斯嘉特、金百达……还有其他很多杂牌无法一一列举

硬盘避坑

不要买廉价固态,你觉得你从价格上捡了便宜,但跑不动,收益就低,没过多久就出故障,虽然有售后,但售后会损失运费和挂机收益,总体来说,买廉价固态付出的成本高于买优质固态,例如有人测试过在宽带和其他硬件都有富裕情况下,紫光480G固态的收益高于光威悍将2T(后者是tlc和qlc随机发货,根据测试者提供的描述,该硬盘应该是tlc颗粒)

不要买老颗粒,同代mlc速度高于tlc,如果出厂时间不同,几年前的mlc是肯定无法和几年后的tlc相抗衡,很多杂牌宣传使用mlc、slc,但都是老颗粒,无法和新tlc抗衡(现阶段大厂mlc颗粒已经停产,买mlc颗粒务必选择自有颗粒的品牌,如三星、intel、英睿达,小牌子mlc几乎都是黑片和很老的颗粒)

西数固态丢数据,官方回应是由于主控长时间没有对数据重新写入,导致电子丢失无法精准识别数据内容,这对CDN并无影响,因为CDN每天都在删数据,一个数据不太可能长时间在硬盘里存留,如果个人使用,切记定期将数据复制一份,起到手工代替主控进行重新写入的任务

硬盘保养

更换硬盘,关机并断电,等大约十几秒后,电源内余电消失,再进行更换

硬盘下机不能仅断开sata线,供电也要断开,不能让硬盘长期被供电但却没有联机,有可能损坏分区表,如果开机后进入BIOS查看硬盘时BIOS卡住无法操作,大概率是此原因,只能格盘,严重的直接报废

由于CDN缓存每天都有删除,起到自然腾盘作用,无需考虑定期腾盘,且优质固态的主控都会在空闲时,将长期储存在健康区域的数据进行转移

机械盘请远离磁性物,固态盘请勿长期断电,定期通电适当使用,可以避免数据丢失(间隔视硬盘质量而定,最好的固态可以做到几十年不通电数据依然在,质量差的固态几个月不通电读取可能就会丢失数据)

硬盘较差品牌(结论由作者及网友测试得出)

光威悍将(作者自测)

存在问题:掉盘,使用一段时间后,关机后无法开机

铭瑄终结者(作者自测)

存在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坏块

台电极光(网友测)

存在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坏块

盈通(作者自测)

存在问题:缓存达到一定容量后掉速

七彩虹sl500(作者自测)

存在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坏块,用易驱线转接偶现不识别

阿斯嘉特AS(网友测)

存在问题:掉盘,使用一段时间后,关机后无法开机

影驰铁甲战将(作者自测)

存在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丢失关键文件需要格式化并修复

朗科超光(网友测)

存在问题:缓存达到一定容量后掉速

金士顿A400(网友测)

存在问题:缓存达到一定容量后掉速

台讯(网友测)

存在问题:出现坏块后联系客服不理人,处理售后有障碍

*由于测试样品数量有限,不排除偶遇品质较差的个体产品,以上测试结果与公众熟知的情况和各论坛的描述,大体相同,部分产品混用颗粒,购买时有运气成分

目前固态硬盘基本遵循一分钱一分货原则,主要部件基本处于垄断状态,便宜硬盘要慎重,再便宜,买来不能用,就是废铁,等于亏钱

网络相关

可根据网络情况删减网络设备节约预算

路由器的选择

软路由(指迷你主机、工控机等刷入第三方软路由固件的设备)

优点:可多拨、可多宽带汇聚、价格适中

缺点:不稳定、转发包能力可能受限、第三方固件与硬件的兼容性异不佳(比如高恪出现过自动恢复出厂设置的情况、爱快出现过端口分流相同内网IP数据走不同链路的bug……)硬件性能强大与否,并不能决定路由器的可靠性,软路由厂商的免费固件,并没义务为每种硬件适配

*故障信息来源于网心云官方公告、爱快官方故障公告

*爱快、高恪等厂商自营的路由器产品,属于企业级路由,并非第三方软路由

适合人群:经济能力有限,需多宽带汇聚,宽带支持多拨,有精力经常维护路由器的人

硬路由

优点:稳定、配置简单、便宜

缺点:功能少、不能多拨、不能汇聚带宽

适合人群:无法多拨,不需要多条宽带汇聚,对网络设备配置不熟悉的人

企业路由

优点:稳定、功能多、可多拨、可多宽带汇聚,有软路由的一切功能,虽同等价位配置比软路由低,但固件是经过厂商适配硬件后才出厂,即便硬件不如软路由的情况下,性能和稳定性也可能比配置强数倍的软路由好(硬件配置≠性能,性能=硬件+软件适配)

缺点:贵

适合人群:有钱、无暇频繁维护路由器、又想稳定和功能兼顾的人

功能性:企业路由>软路由>硬路由

稳定性:企业路由>硬路由>软路由

易上手:硬路由>软路由>企业路由

*不要以为1000M网口的路由就肯定能跑满1000M,虽然测速时随便一个1000M网口的路由都能跑到980M左右,但挂CDN会产生大量的散碎数据传输需求和大量的连接数,对CPU、内存、路由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极大影响传输速度,例如 爱快Q80路由器,配备1000M网卡,本文编辑时该路由器天猫旗舰店售价599,官方客服说明该款路由器只能跑到200M

路由器的配置

upnp

开启后不会强制把内部所有设备“推”到出口,会等内网设备请求把自己“推”到出口,适合具有主动映射功能的设备,各CDN都具备该功能

dmz

强制把内部某台设备“推”给出口,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一条出口只能“推”1台内网设备,9成硬路由强制限制只能设置1个dmz内网主机

nat1

强制把内部所有设备“推”给出口

"推"可以理解为映射,很多小白不懂映射是什么意思,所以用更为形象的词语代替

以上三者任选其一开启即可,nat1在某些路由内会显示为full cone nat,比如openwrt路由,需在防火墙找到该选项,有些路由系统不支持nat1,或者需要授权或收费,比如高恪就需要刷3000系列CDN专用固件

软路由固件对比

软路由系统分ARM和X86

ARM版运行在MTK(联发科)、高通、海思等芯片上

X86版运行在Intel、AMDCPU上

ARM版局限性大,一般不通用,某个设备只能刷固定的几个系统,或者某个固件只能刷固定某个型号的设备,即便是相同的固件厂商,版本不同功能差异也很大,由于没有太多的实验设备,且篇幅太长,不做讲解,请自行前往“恩山论坛”或“路由网”等平台学习

X86几乎没有局限性,只要该软路由固件支持X86架构,就能刷

例举几个目前使用广泛的X86软路由固件:

爱快、高恪、openwrt

爱快

优点:有在线客服系统(免费版不支持远程调试,仅提供有限的咨询)nat1免费,64位有虚拟机

缺点:dhcp默认没配置,其他部分配置也需自行设置

适宜人群:有点网络知识但又不精通的人群

特别说明:有些人会说爱快CPU消耗量比高恪高很多,高恪默认调整了CPU软、硬中断机制,爱快并没对此强行限制,将该机制的调试权提供给用户自由调试,由于内容过于专业,一两句说不清,也非多数人能听懂,请参考爱快官方文档https://m.ikuai8.com/zhic/ymgn/lyym/xtsz/2020-07-31-07-00-43/CPU.html

高恪

优点:官方根据多数用户习惯调好了多数配置,配置选项时会根据当前配置智能提示可能需要的其他配置,除了支持X86设备以外,还有大量的ARM设备固件

缺点:官网部分页面无法访问,nat1功能需使用专用固件,版本较多较杂乱

适宜人群:稍微有点网络常识的半小白,官方把常用的设置完毕,无需太过操心各种设置

openwrt

优点:源码开放,可根据需求定制功能节约资源、提升性能,功能纯净无强制流氓捆绑功能,插件多,免费,专业技术文档全

缺点:无客服,获取源码后需自行编译,用网上其他人编译的固件可能被植入黑产功能,例如IP共享等,非专业人员很难发现异常,建议自己编译或者找靠谱组织或个人编译固件

适宜人群:网络工程与Linux嵌入式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

建议:普通人用高恪,有点网络知识用爱快。专业人员来用openwrt,openwrt对于其他固件有压倒性优势,几乎无短板,其代码被广泛运用在思科、华为、网件……世界网络设备巨头的项目中,足以证明该系统具有其他“小厂杂牌军”固件无可匹敌的优势存在

多拨、多路汇聚

多拨次数受运营商限制,多拨后宽带是否叠加也受运营商限制,单线多拨需光猫改为桥接,可联系运营商报修故障上门处理,或维修师傅远程处理

多拨后实现宽带叠加需配置负载均衡,建议在配置时选择“实时连接数”,虽在人为测速时会出现测不出来叠加速度的情况,但不影响叠加,反而对叠加有利,因测速软件开通连接数很少,可能会被全部负载给某条连接数少的线路,这样只能测出来1条线路的速度,但CDN运行中连接数很多,不会出现所有连接全部在1条线路的情况,选择“实时连接数”会对每条线路当前连接数评估,哪条比较空闲,新产生的连接就分配给哪条

验证是否可叠加宽带时,选择“新建连接数”验证过后改回即可

路由扩展WAN口需要VLAN交换机,扩展LAN口普通交换机即可,普通交换机不需要考虑性能,也可扩展pcie网卡或usb网卡后自行决定该网口是WAN或LAN

网络选择

务必选电信或联通。别选小运营商,如长宽、教育、广电……一般没有自己的出口,会租用电信或联通的出口,并混合使用,会频繁切换运营商,导致缓存反复失效、生效,而且没有公网、全锥,NAT类型极差。移动的有线业务并不是很优秀,部分地区同样需要租用电信、联通的出口,办理移动宽带之前,请先确认当地移动是否有本运营商的公网出口,可借用邻居家的移动宽带测试或咨询移动装维人员

测试公网

百度搜索“IP”,会弹出IP,用此IP对比拨号获取IP,如IP相同,为公网,如不同,为内网,内网类型如何需看运营商的每层nat是如何设置的

公网失效

部分地区运营商的公网IP间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撤销,需要重新申请即可

索要公网IP

可尝试向运营商申请开通公网,可能需填写理由,理由不建议写“我要挂CDN”,可能会被拒绝申请公网,建议填写非商用、非公用、非盈利目的的理由

丢包高、延迟高

该问题主要出现在高峰期,会影响收益,出口被占满会导致丢包和延迟提升,但提升有限,只会造成延迟增加100ms以内、丢包保持个位数的百分比,如丢包延迟巨高,请考虑以下两个原因并试图解决

网络设备性能限制

路由器、交换机、光猫、光电转换器等网络设备,都是有转发性能极限的,尝试更换,因网线导致的延迟丢包高可能性极小,除非网线很长,遇到高温导致电阻增大、短路或遇到强磁等,正常人生活环境中很难遇到这样的环境

*普通交换机并无处理能力,不受性能影响

连接数限制

运营商机房性能有限,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可能会对宽带连接数限制,宽带合同上只写了限制带宽,没有写限制连接数,询问运营商客(sha)服(bi)大概率也得不到答案,达到一定连接数后无法再增加连接数,即便宽带没跑满,客户机也无法开启新连接,会导致网络拥堵、强制断开重新拨号……导致无法跑满宽带或高峰期频繁掉线的情况,只能等待旧连接传输完毕自动关掉,客户机才能开启新连接

连接数和缓存量、缓存热门度、磁盘性能有关,磁盘性能达到瓶颈会导致缓存排队读取,增加连接数,走老连接的缓存不能在短时间内读取完毕,导致老连接无法及时关闭,占用CPU、路由性能、连接数数量(连接数≠实时流量,但连接数不高,流量一定高不起来)

*路由器里看到的连接数,会超过运营商限制的连接数,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是内网连接数,外网连接数限制也并非绝对,可能会有20%左右的溢出,获取连接数限制目前只能尝试性询问运营商或自行测试,当连接数达到限制时,会出现严重丢包、延迟飙升、宽带占用不满、频繁掉线等现象

跑量、收益相关

收益结算标准

一般CDN不会公开自家收益结算公式,收益和跑量一般情况下成正比,但也不是绝对成正比,每天上传流量≠收益,只能大致估算跑量单价

跑量低的可能因素

NAT类型差、附近用户少、运营商限制连接数、网络设备性能或稳定性差、CDN性能瓶颈(CPU、内存、磁盘随机读取IO)磁盘小或有坏道、半夜下线(半夜是缓存更新期,缓存没更新会导致第二天跑量变低)

提升缓存命中率

可抓包获取链接,或各途径查CDN与哪个平台签约,了解CDN的缓存内容,用主机观看或下载该平台内容(该主机建议用机械盘,机械盘不会因写入数据过多报废)CDN有距离优先级,公网在无政治影响情况下,理论全球都可访问,但CDN出售服务时,会宣传1公里或N公里覆盖率,可见获取缓存是就近分配,如命中,大概率会从自己的节点或者同运营商同出口同机房的其他节点获取缓存,从而增加跑量

例如:使用玩客云疯狂下载迅雷热门资源、使用自动点击器配合安卓手机滑动刷小视频,使用按键精灵编写脚本运行在某电脑上疯狂看视频,按键精灵是最简单的脚本软件(其官网有教学)运行按键精灵的电脑无需很高配置,能看网络视频、多打开几个网页,配合谷歌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这种轻量级浏览器

本人参与过CDN项目的开发,流量和缓存分配中,距离是影响节点优先级的关键因素,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影响优先级,如节点历史稳定在线率、节点性能冗余……

举例:老王在北京看视频,北京附近节点和新疆节点同时拥有该视频缓存,CDN会优先用北京附近节点为老王提供服务,可为老王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缓存传输,也可降低主干网络的负载量,当北京附近节点处于满载状态时,才会用其他区域节点为老王提供服务

CDN厂商非常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这会使购买CDN流量的客户消耗大量的套餐,增加资费

CDN行业解析、入行建议

CDN存在的意义

目前IP多数是IPV4,IPV4从网络诞生存在至今,当时没想到需联网设备数量巨大,IPV4总共约42亿个,其中约有27亿个IP因特殊用途被保留无法使用,为解决全球数百亿设备联网,多数设备只能用内网。网页访问需公网固定IP、企业经常跑满签约速率会占用大量网络资源,导致商用网价格远高于民用网。以北京电信为例,商用网5200元/月(2个IP,10M对等网速)企业为减少用网成本,仅将需固定IP和80端口的数据放在自有服务器内,走商用网传输,将无需固定IP和80端口的数据存在民用网设备(CDN节点)可减少成本,给CDN节点拥有者付费远比给运营商支付商用宽带的价格要低

CDN可减轻主干网压力,例如某公司服务器在广东,高峰期北京用户观看该公司的视频内容,该公司购买了巨大的商用带宽,但广东至北京主干网带宽有限,高峰期还有很多其他企业也会使用该条线路,会产生拥堵,只要在低谷期将该公司的数据传输到北京附近留作备用,应对高峰期北京用户需求,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CDN生命周期

满足以下条件CDN才可能终结

1.商用网降低至民用网价格

2.主干网增加建设,可以负载用户用网需求

3.根除网络犯罪后政府允许民用网开80端口

这几条短期内很难实现,用户用网需求日益增加,比如几年前视频还是540P,现在普遍1080P,4K、8K等内容还在增加,VR视频消耗的网络带宽更是远超8K,用网需求是爆炸增长,主干网未必能不靠CDN页能满足用户用网需求,直到用户用网需求到上限的同时主干网还可轻松应对,CDN才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CDN合法性

在很多交流群中,有人称CDN或者某家CDN属于违法行为,并附带了一些图片视频等证据,不排除证据造假,即便证据是真的,但证据模糊不清,并未提及用户是因挂了哪个CDN厂商的产品受到处罚,张冠李戴的将帽子扣在了合规的CDN上,有两个目的:

1、劝退新人入行,留住更多蛋糕

2、同行竞争,抹黑其他CDN,推广自家所谓合规的CDN

如果CDN厂商拥有相关资质,就无需担心,用户不需要任何资质,这就像你买了一个有合格证的面包,难道你吃面包也要给自己的嘴办一张合格证吗?

如果你的CDN节点中有违法内容,由于内容下载及传播的操作均非你本人,不用为此承担责任

正规CDN厂商的节点中不可能存在非法内容,内部缓存均是视频平台热门度最高的影视作品,观看量极大,都经过广电总局审核才能上映,违规视频都无法通过视频平台的审核,更不可能下载入你的CDN节点中

非正规CDN确实有风险,会导致CDN厂商倒闭,你的钱可能无法提现,但对你并不会有处罚,除非你明知或应该知晓该厂商涉嫌违法,仍不下机,才会构成协助犯罪

运营商会清退一部分挂CDN的宽带,但前提是你办理宽带时,享受了巨大的优惠且向运营商书面承诺不会挂CDN业务,如果是普通宽带,用户并未做出任何限制使用的承诺,无论开通多少条,运营商不会干预宽带正常使用

常见问题

问:网络直播是否会用到CDN

答:是,直播有明显延迟,这段时间是在分发视频,如果直播平台总机房直接给用户传输视频,则占用大量平台自有宽带和服务器性能,采用CDN加速,则先传递到CDN节点,再由该节点分发

左图有CDN分发直播,右图无CDN分发直播

问:每天都会有大量下行,但缓存增长不多甚至减少

答:CDN服务购买方下架内容或某内容热度下降,不需要CDN传输此缓存,CDN删除冷门或不可被浏览的缓存

问:CDN行业会不会有大户垄断,导致散户收益降低

答:会,运营商很早就在宽带剩余较大地区部署CDN节点,散户的性能和在线率无法和大户、专业CDN节点抗衡,CDN厂商优先给质量较好的节点分配跑量也在情理之中

问:CDN系统是否稳定,是否需要定期重启

答:多数CDN基于Linux开发,Linux是服务器系统,很稳定,不稳定的因素在于各家CDN运行在Linux上的服务(软件)。Windows或Windows server开虚拟机,稳定性都不如Linux,遇到不稳定情况可以定期重启

问:为什么部分CDN规定高峰期掉线收益归零或大打折扣

答:非高峰期,CDN购买者机房宽带足够,无需用CDN,此时部分CDN的流量价格也会降低,部分跑量在为附近其他CDN节点复制缓存,产值极低

问:同网络下运行多厂商CDN能否增加收益

答:不同CDN的高峰期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别,在价格相同情况下,同时跑多个可达到稍微错峰的效果,提升收益,如果已知某厂商价格更高一些,可以将该厂商的节点设为优先

问:缓存长时间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而是固定在一个量从来不变

答:除CDN厂商不给你的节点更新缓存外,还可能是硬盘损坏,主控为保部数据不丢,有概率开启只读模式,此时无法写入、删除缓存

问:固态盘随机读取速度是否等于跑量

答:不等于,固态盘占用量不同,性能有变化,非优质固态会掉速,此时跑量小于随机读取速度。但如果内存中的缓存热门度过高,短时内被反复命中,此时跑量大于随机读取速度。瞬时跑量大概率会高于随机读取速度,但持续跑量是否能高于随机读取速度,完全取决于附近用户需求量和内存中缓存热门程度。跑量大于随机读取速度一般只有人口密集地区如北上广等可以达到

您的支持让知识持续发光
当前状态
用户规模
每日 3000+ 用户在此学习
运营成本
设计/开发/运营/部署费用已连续 3个月 超支
社会价值
用技术手段为往圣继绝学
转发分享
资金支持
一杯奶茶 ¥10
单次资源下载或咨询免费
一顿火锅 ¥199
年内资源下载和咨询免费
终身学习社群
大于10元的任意金额即可加入
金额不限 备注邮箱或者微信
微信扫码支持
支付宝扫码支持
微信:mingzhang567